您现在的位置:

内容详情

专题研究

热门活动

懿德汇睿: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流程深度解读

2019-06-04 12:17

·改革大背景国有企业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工作不断推进落地,激发企业家队伍活力,助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在宝钢、新兴际华、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五家中央企业落实了董事会选聘和管理经营层成员的职权。

·背景解析:从“行政化任命”到“市场化选聘”,国资委多次明确要求在改革方面必须与市场接轨,提升市场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发力打造“新国企”。同时,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也是“双百行动”及“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

·形成市场选聘机制变什么,是否会变?要从用人、选聘和管理机制、

治理与权责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四个维度进行思考。

一、 市场化选聘流程和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部分:市场化选聘流程的组织和实施(选拔评估)精准定位人才标准,有效匹配选聘渠道,高效完成经营班子搭建;

第二部分:市场化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绩效和薪酬的契约化管理)规范和创新“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双对标原则,构建契约化管理体系;

第三部分:法人治理和权责梳理(法人治理),明晰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梳理岗位职责,完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市场化选聘流程的组织和实施

组织与实施流程:


方法与流程确定以准确高效专业为准则,确定拟任人选方法与流程。

组织考察以民主测评、谈话、查阅档案资料、听取述职报告或书面述职等方式,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形成考察报告。

任用与公布

·第二部分:市场化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

核心内容:

1. 三位一体绩效考核体系(试用期、年度、任期考核)


2.双对标原则(业绩、薪酬双对标、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顺利完成下属企业年度计划目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对下属企业总经理的绩效管理,同时发挥考核目标引领功能,实现目标管理、过程控制紧密衔接和有机统一,引导企业超越自我历史发展水平以及同行水平(市场同类型企业对比、下属企业横向对比、市国资委企业对比)

指标分类:

1) 存量的运营或管理效率提升(财务指标、经营指标);

2) 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解决、高质量解决、无解);

3) 增量业务拓展(新的战略项目),

             对标:薪酬绩效双对标


3. “两书”“两办法”(劳动合同、岗位聘用合同书、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业绩考核办法(经营班子)、 薪酬管理办法(经营班子)

增量分享计划:长效激励约束方案遵循以下原则:

(一)战略导向。围绕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促进公司整体效益的提升,推动公司转型和创新发展。

(二)增量激励导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增量业绩为基础,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业绩的双向挂钩。

(三)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称,权利与义务相平衡。

常见长期激励工具:

股权类:给予雇员可以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常见工具: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绩效股票、员工持股计划

现金类:企业在税后净利润中依据事先约定的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提取奖金发放给员工,常见工具: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单元、长期奖金计划

·第三部分:法人治理和权责梳理

“三会一层”法人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要明确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各机构的权责,加强彼此之间的约束与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