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内容详情

专题研究

热门活动

实体企业“玩”金融怎样不栽跟头?独家解码实业金融术

2017-07-23 22:51

文章来源:网络

由懿德汇睿(中国)发表观点

 

前言:2017年实体产业面临着整体下滑的大趋势,各大上市公司都开始涉足金融行业,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与杠杆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完全脱离自身产业的金融投资,注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将自身积累的成熟产业经验与金融做深度融合与链接,企业无疑难以创造持续的价值,真正地做到内涵式的市值增长。在这股金融大潮中,海尔金融是如何在这个大潮前逆袭的?


EDRT发现

       基于EDRT多年对上市企业的研究与分析,企业在跨行业的并购重组中,面对不断扩大的产业生态链,影响企业的业务连续性,业务增值与增长实现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团队融合后的文化冲击、并购整合中的战略性思维、理解客户关系资产、激励员工承诺、高效高层管理团队、组织变革速度,而“变革领导力”的构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2014年金融改革加速开始,无论是卖冰箱的、卖水泥的,还是从事房地产开发、零售物流、软件开发的实体企业,尽管主业与金融丝毫不相关,但他们都真刀真枪开始开银行,卖保险,卖基金,甚至玩起了互联网金融。

2015年初,短短三个月内,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涉足金融,累计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但两年过去后,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退去,今年的中报将这些企业转型的成果暴露无余,究竟谁无惧风险,在这股大潮中“裸泳”?谁已经取到了“真经”?谁又脱离了实业本身,在制造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

2015年秋天,海尔集团各销售经理的财务办公室里异常吵闹。几乎每天都有海尔的经销商过来向海尔求助,希望帮忙解决资金问题,有的人甚至跪下了。

“这些都是和海尔有着几十年良好合作关系的经销商。”谭丽霞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说。谭剪着干练的短发,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时略带青岛方言,面对记者的提问,几乎有问必答。

谭丽霞是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FO(首席财务官),同时兼任海尔金融控股(下称海尔金控)的董事长,1992年进入海尔,历任海外推进本部和财务本部的高管,是张瑞敏的左膀右臂,甚至在2013年,她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海尔接班人之一的女少帅。她在海尔工作长达近25年,但像2015年那样,经销商混得这么惨的还是头一次见。

谭丽霞每年都会查看海尔重要经销商的数据,海尔有超过3万家专卖店经销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风向标。2015年春天谭丽霞发现这些经销商的数据有了变化。很多经销商把钱都投去了小贷、P2P平台、担保公司和股票。2015年下半年,随着股市断崖似下跌和互联网借贷的跑路愈演愈烈,很多投资去玩金融的实体企业和经销商苦不堪言。

从2014年底开始的A股大牛市一直延续到2015年6月。这一时期,曾经有基金经理对谭丽霞打趣道,“我们都不敢在基金仓位里持有家电股、地产股,绝对被人瞧不起,在外界看来这些都是老古董。”2015年,对于A股市场来说,题材才是王道,利润率逐年下滑的传统制造业如“瘟疫”一般,让基金经理避之不急。

现在,中国的传统实体企业每年净利润只有3%-5%,而BAT的净利润却可以高达30%或以上。虽然BAT的流量红利已过,但是布局互联网金融却让这三家公司仍然保持着高增长和竞争力。微众银行、蚂蚁金服、微信支付,各种金融产品让BAT不仅增加了用户粘性,也让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

金融红利面前,实力强劲的传统企业迅速杀入。2015年,万达组建了金融集团,目前已囊括快钱、万达网络信贷、万达财富、万达征信、百年人寿等金融机构成员。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金融集团寄予很大期望,认为这将是万达未来商业价值最大的一块。

无论是政策上的供给侧改革还是从业务层面的盘活资产、完善供应链,传统企业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实业带来的一线生机。于是,不到两年时间内,各地的金控公司扎堆成立,产业金融、产融结合的概念兴起。

一时间,卖家电的,做物流的,制烟花的,五花八门的行业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转型做融资租赁、小贷、消费金融、理财等金融业务。

       仿佛看到一个以实体企业为主导的工业时代渐渐远去之后,在资本为王的今天,实体企业试图开创一个产融结合的新时代。然而,当实体企业把从实业中赚来的现金大量投入布局金融产业时,却发现现实很骨感。风控、商业模式、业务创新、人才与文化管理都成为难以跨越的槛。


|  走出去的尴尬

从2014年金融改革加速开始,无论是卖冰箱的、卖水泥的,还是从事房地产开发、零售物流、软件开发的实体企业,尽管主业与金融丝毫不相关,但他们都真刀真枪开始开银行,卖保险,卖基金,甚至玩起了互联网金融。

2015年初,短短三个月内,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涉足金融,累计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但两年过去后,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退去,今年的中报将这些企业转型的成果暴露无余,究竟谁无惧风险,在这股大潮中“裸泳”?谁已经取到了“真经”?谁又脱离了实业本身,在制造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

2015年秋天,海尔集团各销售经理的财务办公室里异常吵闹。几乎每天都有海尔的经销商过来向海尔求助,希望帮忙解决资金问题,有的人甚至跪下了。

“这些都是和海尔有着几十年良好合作关系的经销商。”谭丽霞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说。谭剪着干练的短发,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时略带青岛方言,面对记者的提问,几乎有问必答。

谭丽霞是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FO(首席财务官),同时兼任海尔金融控股(下称海尔金控)的董事长,1992年进入海尔,历任海外推进本部和财务本部的高管,是张瑞敏的左膀右臂,甚至在2013年,她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海尔接班人之一的女少帅。她在海尔工作长达近25年,但像2015年那样,经销商混得这么惨的还是头一次见。

谭丽霞每年都会查看海尔重要经销商的数据,海尔有超过3万家专卖店经销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风向标。2015年春天谭丽霞发现这些经销商的数据有了变化。很多经销商把钱都投去了小贷、P2P平台、担保公司和股票。2015年下半年,随着股市断崖似下跌和互联网借贷的跑路愈演愈烈,很多投资去玩金融的实体企业和经销商苦不堪言。

从2014年底开始的A股大牛市一直延续到2015年6月。这一时期,曾经有基金经理对谭丽霞打趣道,“我们都不敢在基金仓位里持有家电股、地产股,绝对被人瞧不起,在外界看来这些都是老古董。”2015年,对于A股市场来说,题材才是王道,利润率逐年下滑的传统制造业如“瘟疫”一般,让基金经理避之不急。

现在,中国的传统实体企业每年净利润只有3%-5%,而BAT的净利润却可以高达30%或以上。虽然BAT的流量红利已过,但是布局互联网金融却让这三家公司仍然保持着高增长和竞争力。微众银行、蚂蚁金服、微信支付,各种金融产品让BAT不仅增加了用户粘性,也让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 

金融红利面前,实力强劲的传统企业迅速杀入。2015年,万达组建了金融集团,目前已囊括快钱、万达网络信贷、万达财富、万达征信、百年人寿等金融机构成员。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金融集团寄予很大期望,认为这将是万达未来商业价值最大的一块。

无论是政策上的供给侧改革还是从业务层面的盘活资产、完善供应链,传统企业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实业带来的一线生机。于是,不到两年时间内,各地的金控公司扎堆成立,产业金融、产融结合的概念兴起。

一时间,卖家电的,做物流的,制烟花的,五花八门的行业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转型做融资租赁、小贷、消费金融、理财等金融业务。

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以实体企业为主导的工业时代渐渐远去之后,在资本为王的今天,实体企业试图开创一个产融结合的新时代。然而,当实体企业把从实业中赚来的现金大量投入布局金融产业时,却发现现实很骨感。风控、商业模式、业务创新、人才与文化管理都成为难以跨越的槛。

前两年,海尔的融资租赁业务在帮助一家制造业转型、扩大产能时,出钱引进了新的技术和设备,但这家企业的产品一生产出来面向市场,甚至到销售环节,海尔就不可控了。当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产业出现波动,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上游,这家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海尔的租赁产品不能按期收到租金。而这并不是个案,谭丽霞回忆2014年至2015年,同一时期有约五家客户同时出现逾期还款。

很多逾期客户甚至把厂房、产品全部抵押给了海尔。即便这样,对于海尔来说也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厂房变现需要周期,而且这一过程还一定要走诉讼流程,经过法院判决。

“很多大型企业是地方政府担保的。虽然企业的资产抵押给了我们,但当我们去拿的时候,当地的司法部门就会找理由做一个保全,把资产查封了。”遇到这种情况时,谭丽霞也很无奈。

不仅是海尔,其他实体企业在转型金融业务时也相继出现问题。

2016年9月,以烟花爆竹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熊猫烟花,在向金融业务转型后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238万元,同比减少302.6%,其中金融业务共计亏损超3000万元。熊猫金控创始人赵伟平曾公开表示,金融业务前期的投入资金本身就比较大,此外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金融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坏账。

刚刚披露的2016年半年报把一批上市公司转型金融的成果暴露在投资者面前。匹凸匹转型一年多后,P2P业务至今仍未开展,且拟出售互联网金融资产。类似的还有奥马电器,2015年10月,从事冰箱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奥马电器推出非公开发行方案,拟通过定增融资26亿元用于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同年11月,其以6.12亿元现金收购中融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但转型半年后,奥马电器主业收入依旧来自冰箱业务,其201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来自家电行业23.6亿,占其总营收95%。

其实,历史上企业在进行产融结合过程中金融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管控而危及主业的案例并不少见。

2006年,美国汽车厂商的领导地位受到日本厂商挑战,面临销量下降和利润摊薄的威胁,福特及其主要竞争对手通用汽车的信用评级均已被降至“垃圾级”,结果导致公司的金融业务资金成本大幅上升,2006年福特汽车金融业务的净利润较2005年下降了三分之一至13亿美元,而2007年二季度净利润仅为62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0%。

为了挽救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务,福特考虑向花旗集团出售其汽车金融业务的部分或全部股权,以筹措足够的资金用以开发新车。

不仅如此,通用电气公司(GE)因其高新技术实力,资金成本与银行比肩,曾是全球产融结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但在其发展史上,也出现了产业支撑不足被迫瘦身的情况。2001年“9·11”事件后,GE开始清理旗下保险业务,2006年全面退出保险业务。随后GE又陆续清理了大量金融业务。

“实业做金融一定要与产业相融合。” 谭丽霞在接受采访时说,“与银行相比,实业的资金成本过高,如果脱离产业优势就很危险。海尔做金融的钱从哪里来?不是像银行一样吸收存款和加杠杆,而是来自于一台一台卖出去的冰箱。 

“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金融可以盘活存量,给产业链输血和造血。但是也应看到,资金和金融最终需要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实体企业不能做大做强自己的主营业务,那也会使资金走避实就虚的老路,加深已经资金空转的危机。”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在采访中对《中国企业家》说,他曾是华尔街资深投资人。

| 重构生态圈

“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反思,当时我们跳出海尔去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我们做什么?我们自问过很多次,到底实体企业该不该做金融?海尔该不该做金控,如果要做,海尔要做什么样的金融?怎样才能避免吃利差,打价格战的怪圈?”谭丽霞和团队在办公室讨论很久,基本上每个月金控集团都汇报一次研究结果,而每次都是迭代的,最终决定要回到问题本质。

如果从资金和垄断资源来看,海尔跟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并没有优势。而与互联网公司如阿里、京东等电商相比,又不具备用户黏性。“其实,海尔的优势就两个。一是30多年来,我们对白电产业的认知;二是,过去十年来在我们内部海尔金控做到了中国最赚钱的财务公司之一,对于管理和风控有着更多的经验。”她说。



20世纪初,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曾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财务投资。最初海尔的投资覆盖了银证信保(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个领域,2015年之前,几乎都卖了,最后只剩一家银行、一家保险、一家证券。而张瑞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金融业务将是海尔集团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海尔金融走出去的优势就是30年来对产业的理解。我们知道一个产业的生态圈和价值链怎么构筑是最好的。那么海尔就寻找这么一个产业,它是价值洼地,既零散又没有形成黏度。在这种产业中植入海尔的产融结合模式和管理思想,利用金融工具,打造生产圈的闭环,对产业进行增值的同时和产业链各个环节共享价值。”

也就是说,让一个产业与金融从各自基因层面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实现重塑产业模式,打造生态圈,让产业价值被重新评估,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P2P、融资租赁、小微贷款、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手段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蛋品行业是海尔产融结合走出的第一步。中国人均每天消费一个鸡蛋,蛋品行业具有3000亿元市场规模,但由于行业周期的影响,以及没有有效的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这个行业一直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持续性盈利。

蛋鸡产业链包含生产端(基地)、消费端(终端)以及连接两端的贸易(平台)三部分。海尔产业金融从需求端下手,用金融将消费端、生产端和贸易平台连接了起来,建立产销联盟,将传统的供需分离转化为订单式农业生产,以销定产,定制客户化需求。

华东区域鸡蛋第一品牌商鸿轩农业就是海尔的第一家合作伙伴。最初,海尔金融想找业内最大的龙头德清源合作。但是被拒绝了,对于蛋品行业来说,海尔就是一个外来者。

海尔把鸡蛋行业的农户、设备供应商、研发、饲料、销路、消费者还有使用鸡蛋的下游产业整合成一个生态平台。为设备供应商、农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小微信贷服务;入股研发、品牌营销公司;甚至在消费端介入消费金融产品。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徐鸿飞曾介绍,鸿轩与海尔产业金融合作,双方共同打造了高效率养鸡、全渠道卖蛋、多方共同盈利的蛋品生态系统,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率。



通过重构生态圈,海尔把鸡蛋行业的正资产率从90%下降到35%,把整个产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到了15个点。有了鸿轩的案例,不到一年德清源又找上了谭丽霞的团队。现在,鸡蛋产业的模式又被海尔推广到了湘西黄牛、汽车等产业。

但是,这种在别人家主场重构价值链的产融结合也遭遇过“放鸽子”的现象。周剑振是海尔金控旗下融资租赁公司的老大。海尔曾经与一家制造业谈成了产融结合的项目,周剑振和团队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写了五本报告。但是,在交给对方后,这家企业看了方案却拒绝了合作。有了思路,作为行业龙头,他们认为完全可以自己做。就这样,团队几个月的心血被骗走了。

这只是开始毁约,更惨的是中途毁约。在产融结合中,为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海尔会入股产业链的部分企业,但只是参股不控股。可是一旦生态链价值得到提升,产业运转起来,就有企业提出要提高股价。“有很多产业链的公司来找我说,我们价值提高了,不只是8倍了而是28倍。”谭丽霞说。当然,这些情况只是少数。

到2015年年底,全国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海尔财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排到前五名。2015年,主要针对海尔内部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海尔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已经较成立时(2002)翻了二十番。